珈創生物 —— 生物技術服務與研發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優質高效透明
High quality, efficient and transparent
發布時間:2022-11-01 11:33 信息來源: 閱讀次數: 次
成瘤性檢查,是指為確定細胞基質在動物體內是否能夠形成腫瘤,對細胞特性進行的鑒定。與致瘤性檢查不同的是,致瘤性檢查是指確定細胞基質中是否存在可使細胞永生化并具有形成腫瘤的因子。成瘤性檢查針對的是細胞基質,致瘤性檢查針對的是細胞因子。
需要進行成瘤性檢查的細胞
1. 新建細胞系/株以及新型細胞基質。
2. 某些傳代細胞已證明在一定代次內不具有成瘤性,而超過一定代次則具有成瘤性(如Vero)。
3. 用于疫苗生產的細胞系/株應進行成瘤性檢查,但當未經遺傳修飾的二倍體細胞被證明無成瘤性后,可以不作為常規檢查要求。
注:已證明具有成瘤性的傳代細胞(如BHK21,CHO,C127等),或細胞類型屬成瘤性細胞(如雜交瘤細胞等),用于生產治療性產品時可以不再做成瘤性檢查。
檢查方法
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成瘤性檢查方法有動物接種法(體內)和軟瓊脂克隆形成實驗(體外)。其中,體內法為評價的標準,但對某些細胞而言,體外法的結果也可以作為細胞成瘤性檢查的參考,尤其是低代次、在動物體內無成瘤性的傳代細胞系。
1?
動物接種法
將待檢測細胞接種于皮下或者肌肉內注射。至少觀察16周接種部位是否有進行性結節形成,對出現的結節開始消退的動物,應在觀察期末處死。不能形成進行性結節的細胞,不視為具有成瘤性。通常用 HeLa 或 HeLa S3細胞或其他已知成瘤性細胞作陽性對照,且對照組至少設10只動物,試驗才視為有效。在觀察期末,處死所有動物,對注射部位及其他部位 (如心臟、肺、肝、脾、腎、腦及局部淋巴結)進行觀察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判斷是否有接種細胞增生,進一步判定接種細胞是否形成腫瘤或有轉移瘤。
?
結果判斷:
● 如待檢細胞接種組10只裸鼠中至少有2只在注射部位或轉移部位形成瘤,并且組織病理學及基因型分析顯示形成瘤的細胞性質與接種的細胞一致時,則可判定為待檢細胞具有成瘤性,視為陽性。
● 如待檢細胞接種組10只裸鼠出現結節開始消退,應在觀察期末處死。不能形成進行性結節的細胞,不視為具有成瘤性。
2?
軟瓊脂克隆形成實驗
使用低熔點瓊脂模擬細胞在體內的微環境培養細胞,通常使用其它已知具有成瘤性的細胞作為陽性對照,對照組與實驗組同步操作。常規培養3周左右,培養過程中可視情況適當地補充細胞培養液,直到陽性組在顯微鏡下明顯觀察到大量細胞集落,培養終止。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結晶紫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記錄。
?
結果判斷:

● 陽性組沒有形成明顯的大量細胞集落或者細胞在培養過程中或是死亡裂解,又或者被污染,則系統對照不成立。
● 陽性組形成明顯的大量細胞集落,則系統對照成立。
● 待檢樣品沒有形成明顯的細胞集落,則判斷樣品細胞沒有體外成瘤性;待檢樣品形成明顯的大量細胞集落,則判斷樣品細胞具有體外成瘤性。
指導原則
歐洲EMA、美國FDA以及WHO針對干細胞、體細胞、成體干細胞、轉基因細胞、基因治療產品以及生產用動物細胞培養物等發布了多項指導原則。EMA在《人體細胞醫療產品的指導原則》中表示“如果可以預見細胞轉化風險則應該展開成瘤性研究,重點檢測其增殖能力以及染色體完整性”,在《干細胞醫療產品反思文件》中提到“多能干細胞和體干細胞都存在腫瘤形成風險,培養條件可能會嚴重影響干細胞的基因組的不穩定,延長細胞培養有助于評估成瘤性和染色體穩定性”。
FDA指導原則認為控制hESC衍生的細胞產品中未分化的ESC或其他細胞雜質水平是成瘤性風險評價的主要方面,采用細胞增殖測定法和軟瓊脂集落形成法測定惡性轉化細胞,以檢測最終產品中的雜質細胞是否超過了最小腫瘤產生劑量。FDA還重點討論了臨床前實驗物種的選擇和動物模型的預測能力,以評估植入細胞到達移植部位微環境中是否形成腫瘤,以及引起宿主細胞和植入細胞在各組織器官中發生腫瘤轉化的風險。
后臺回復“成瘤性檢查”,獲取相關指導文件。
武漢珈創生物相關服務
武漢珈創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11年,是一家集生物技術服務與研發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為生物藥品/制品的生產企業及研發機構提供各類細胞(含重組細胞、干細胞、免疫細胞等)及原輔料的質量檢測、病毒清除工藝驗證技術服務。
質量檢測服務
武漢珈創生物可按相關法規或指導原則提供各類細胞基質的成瘤性檢查服務,且有多種檢測方法可供選擇如動物體內接種法(裸鼠)、軟瓊脂克隆形成試驗、端粒酶活性檢測等,至今已完成數萬批次的細胞及產品檢測服務。
定制化服務
針對特殊需求,我們還可提供定制化的檢測服務,歡迎新老客戶前來咨詢。
參考資料:
1、屈哲,林志,霍桂桃,侯田田,楊艷偉,張頔,耿興超,李波,霍艷.細胞治療產品的成瘤性和致瘤性風險評價.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2021,30(19)
2、Ken Kono,Nozomi Takada.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ell growth analysis for detection of immortal cellular impurities in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Biologicals 43 (2015) 146e149
3、Nozomi Hasebe-Takada , Ken Kono.Application of cell growth analysis to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human
4、cell-processed therapeutic products as a testing method for immortalized cellular impurities .Regenerative Therapy 5 (2016) 49e54
5、Shinji Kusakawa.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tumorigenic cellular impurities in human cell-processed therapeutic products by digital analysis of soft agar colony formation.scientific reports
聲明:部分圖片及指導文件來源網絡,本平臺旨在共享知識,如侵聯刪。

END